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是一个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指出,人在做决策时,受制于自身的认知能力、时间限制、以及可获取信息的不完整性,无法做到完全理性。换句话说,有限理性反映了人类在现实决策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LI, A., LI, B., XU, H., LI, F., ZHANG, Y., & LIANG, Z. (2014).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Tags in Mental Accounting o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6(7), 976. https://doi.org/10.3724/sp.j.1041.2014.00976 李爱梅, 凌文辁. (2007). 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 心理 科学进展, 15, 727–734. Thaler, R. H. (1980).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 39–60. Thaler, R. H. (1985).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Science, 4, 199–214. Thaler, R. H. (1999). 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 Journal of Behavior Decision Making, 12, 183–206.
31 comments
自省错觉(Introspection Illusion)是指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对内在心理过程(如动机、情感和思维)的了解远远超过实际情况,而同时认为他人无法像自己那样深入理解自己的内心。这种现象会导致个体高估自己对自身的行为、信念、和决策的控制和理解。
主要特征:
1. 对自身内心过程的过度自信:人们往往认为自己能够清晰地理解自己的内在动机和情感,觉得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实际上,许多决策受到无意识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不是完全基于有意识的反思。 2. 对他人内心过程的低估:与对自己内心的过度自信相比,人们往往认为他人无法像自己一样准确理解自己的心理过程。相反,人们更倾向于根据外在行为来解释他人的动机,忽视其内在的复杂性。 3. 双重标准:人们在评价自己时,通常会使用内在动机和主观感受作为依据,而评价他人时,更多依赖他们的外在表现。这就导致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双重标准。举例:
• 在一次争论中,你可能认为自己表现出的是冷静理性的态度,而对方则显得情绪化、不理智。这种判断背后就有自省错觉的影子:你认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有完全的理解,而忽视了他人行为背后的复杂动机。 • 一个人可能觉得自己在购物时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选择,但实际上很多决定是受广告、促销等外部因素影响,自己并未完全意识到。心理学背景:
自省错觉反映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尽管我们拥有反思能力,但并不能完全掌控和理解内心所有的过程。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而我们对这些活动的理解常常是片面的。
影响:
1. 过度自信:自省错觉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决策和判断过于自信,忽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可能造成错误的决策。 2. 沟通障碍:当人们认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比他人深刻时,可能会导致沟通中的冲突和误解,因为他们低估了他人内心过程的复杂性。应对策略:
1. 意识到认知偏差:承认自己无法完全理解内在心理过程,特别是那些由无意识因素引发的行为和决定。 2. 寻求外部反馈:他人对我们行为的观察往往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客观,寻求并接受他人的反馈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自省错觉。 3. 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自己决策背后的动机,并有意识地考虑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帮助减轻自省错觉的影响。对抗性的效忠(Adversarial Allegiance)是指在法律或司法程序中,专家证人在为某一方提供证词时,无意中对雇佣他们的那一方(无论是控方或辩方)表现出偏向性的倾向。这种现象反映出专家证人的意见可能受到他们所服务方的影响,从而偏向支持雇佣方的观点,而不是保持应有的中立和客观立场。
关键点:
1. 无意识偏见:对抗性效忠通常并非故意产生,而是专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聘用方的影响,偏向为他们提供有利的证词或解释。 2. 证据解释的偏差:专家可能会选择性地解释或呈现证据,以支持雇佣方的立场,而忽视那些可能不利于雇主的证据。这可能影响到证据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3. 司法系统中的问题:对抗性效忠可能会对公正的法律裁决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当双方都依赖于专家证人的意见来作为关键证据时。如果专家证人因为对抗性效忠而偏离了公正立场,那么法庭上的证据可能会失去客观性,导致不公正的判决。影响:
• 司法不公:这种效忠会让法官或陪审团无法获得真正公正的专家意见,从而影响案件的裁决。 • 专家证人的公信力下降:长期存在对抗性效忠的现象,会削弱社会对专家证人的信任,影响司法体系对专家证据的依赖。可能的解决方案:
• 中立专家的引入:法庭可以通过引入与案件双方无关的中立专家来减少对抗性效忠的影响。 • 严格的专家证词规则:制定更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确保专家证人遵循科学和事实的独立性,而不是为某一方服务。对抗性效忠提醒我们,即使是专业领域的专家,也可能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完全保持中立和客观,这对司法公正性提出了挑战。
证实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指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并记住支持自己已有信念、观点或假设的信息,同时忽视或排斥那些与自己立场相矛盾的证据。这种偏差是人类认知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导致人在处理信息时产生选择性偏见。
关键特征:选择性注意:人们倾向于关注那些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或淡化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选择性记忆:人们更容易记住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而遗忘或忽视相反的证据或信息。信息的解释偏差:即使面对相同的信息,人们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立场进行不同的解释。例如,两个人可能看到同一个研究结果,但由于立场不同,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举例:政治信仰:如果一个人支持某个政党,他们可能会特别关注那些支持该政党的新闻报道,而忽视或质疑批评该政党的信息。健康决策:一位相信某种饮食疗法有效的人,可能会倾向于只关注支持该疗法的研究,忽视那些表明其无效或有害的证据。原因:认知舒适感:人们倾向于避免认知失调(当新信息与现有信念冲突时引发的心理不适感)。为了维持心理的稳定与一致,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已有观念相符的信息。认知资源的限制:接受与自己信念相反的信息通常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支持性信息则不需要那么多的心理努力。社交和文化影响:周围环境、社交圈或文化背景也会加剧证实性偏差,人们往往会倾向于与具有相似观点的人互动,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信念。影响:证实性偏差会导致人们在决策时无法全面、公正地评估信息,从而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或决策。它还会加强极端立场,使得个体或群体更难接受不同的观点,增加冲突和分裂的可能性。
应对策略:保持开放的心态:有意识地寻找与自己立场不同的信息,并尝试理解它们的合理性。多元化信息源:通过多角度、多渠道获取信息,减少单一视角带来的偏见。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审慎评估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而不仅仅是依据是否符合自己的观点来判断信息的价值。时间折扣现象(Temporal Discounting),也称为“延迟折扣”或“时间贴现”,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倾向于将未来的回报或收益看得比当前的回报或收益更不重要或更没有吸引力。换句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价值会在人的主观感知中逐渐降低。
关键点:
1. 即时满足偏好:大多数人会选择较小的、即时的奖励,而不是更大、但延迟的奖励。例如,如果给一个人选择现在立刻得到100元,还是一周后得到110元,很多人会选择马上拿到100元,尽管等待可以带来更大的收益。这种现象体现了即时满足的偏好。 2. 折扣率:时间折扣率越高,意味着个体越倾向于重视当前的收益,而忽视未来的收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对未来奖励的主观价值迅速下降。举例:
假设你面临一个选择:今天获得100元,或者一年后获得150元。对于一些人来说,尽管未来的奖励更大,他们仍然会选择今天的100元,这就是时间折扣现象的体现。人们在做出类似决策时,未来的收益随着时间推移的延迟而被折扣,从而导致他们对立即的奖励更感兴趣。
影响因素:
1. 个人倾向:不同个体的时间折扣率是不同的。某些人更倾向于即时满足(折扣率高),而有些人能更好地等待未来的回报(折扣率低)。 2. 情境影响:不确定性、生活压力、环境影响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时间折扣行为。例如,在经济不稳定时,人们更可能倾向于选择即时的回报而不是未来的不确定回报。应用领域:
• 金融决策:时间折扣会影响人们的储蓄和投资决策,许多人宁愿消费当前的收入,也不愿为了未来的利益进行储蓄。 • 健康行为:时间折扣也体现在健康决策中,比如人们可能会选择立即享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忽略未来的健康风险。心理机制:
时间折扣现象源于人类对不确定性和延迟的本能反应。未来的回报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高估即时回报的重要性。
占有偏见(ownership bias),也叫“拥有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指人们对自己拥有的物品、观点、或立场赋予比其实际市场价值更高的主观价值。这种现象表现在,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比他们实际没有的更有价值,即使这些物品或观点并没有实质的差异。
这一偏见与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密切相关。人们对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感到比获得新东西的快乐更强烈,因此,他们会对已有物品、观点等产生过高的评价,导致不愿意放弃或换取更好的选择。
举个例子:
• 如果你拥有一个杯子,而有人愿意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向你购买,你可能会因为占有偏见而觉得这个杯子对你来说特别有价值,不愿意卖出,尽管如果你没有这个杯子时,你可能不会花那么高的价钱去买它。在决策和群体讨论中,占有偏见表现为个人过度坚持自己原有的想法或立场,即使其他成员提出了可能更好的建议。这种偏见可能阻碍群体达成共识或优化决策,降低了合作效率。
外群体同质性偏差(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不属于自己群体的那些人)比自己所在的内群体更加同质化,即外群体成员看起来都“差不多”,而自己所在群体的成员则更具多样性。这种偏差通常导致人们对外群体的成员形成刻板印象,认为他们的特征和行为高度相似,而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个篮球队的成员,可能会认为你队里的成员各有特点和个性,但对其他球队的成员,你可能会觉得他们都差不多,没什么区别。这种偏见在种族、文化、职业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并可能加剧群体之间的对立与误解。
外群体同质性偏差源于人们对内群体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因而容易认识到内群体的多样性;而对外群体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只看到表面的共同点,进而形成同质化的感知。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指人们倾向于优先寻找、解释和记住那些支持自己已有信念或假设的信息,而忽视或排斥与自己观点相矛盾的信息。这种偏误会导致个体更加坚定自己的原有信念,甚至在面对反驳证据时也不愿改变立场。
确认偏误的特点包括:
1. 选择性注意:人们更容易关注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忽略或回避相反的信息。 2. 解释偏差:即使面对相反的信息,人们也倾向于用有利于自己立场的方式进行解释。 3. 信息搜寻倾向:人们会主动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避免接触挑战自己信念的事实或数据。举例:
• 在政治领域,支持某个政党的人通常只阅读或相信与自己政见相符的新闻,而忽略或质疑来自其他来源的报道。 • 在科学领域,研究者可能会过度关注支持自己假设的实验结果,而忽视与自己假设不一致的实验数据。确认偏误的影响:这种偏误会使人难以接受新信息或修改自己的信念,导致决策失误或偏差。此外,它还会强化原有的刻板印象或误解,妨碍个人或群体对现实的客观理解。
克服确认偏误需要主动接触和分析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证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开放的心态。
什么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一种经典的博弈论问题,展示了两名理性决策者在某些情况下为何可能选择对自己不利的结果,而不是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这种困境揭示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
囚徒困境的经典情境:
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警察只能以轻罪指控他们,每个人都会被判1年监禁。如果一人坦白罪行,而对方保持沉默,坦白者将被释放,保持沉默的人将被判4年监禁。如果两人都坦白,他们将各自被判2年监禁。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共同犯罪被捕并被隔离审讯。检方没有足够的证据指控他们重罪,因此提供了以下选择:
每个人面临的选择是:要么背叛对方(坦白),要么保持沉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不知道对方会如何选择。
最佳个人选择(从个体角度):无论对方是否坦白,自己坦白总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如果对方保持沉默,自己坦白可以获得自由;如果对方也坦白,自己坦白也能避免最坏的结果(被判4年)。
最佳集体选择: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他们会得到相对最轻的惩罚,各自服刑1年。
然而,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坦白)往往会导致双方都选择坦白,结果是两人各自被判2年,远不如双方保持沉默时的1年。这就是囚徒困境的核心——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
「尾巴摇狗」错觉和「摇另一只狗的尾巴」错觉
「尾巴摇狗」错觉指的是人们错误地认为,他们的道德判断或决定是由理性推理驱动的,而实际上这些判断往往是由直觉或情感反应引发的。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是通过逻辑和理性得出结论,但实际上他们的判断更多受到潜在的直觉影响。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推理在决策中的次要角色,类似于尾巴控制狗的动作,而不是狗控制尾巴。这种错觉让人们以为他们的道德决定是理性的,忽视了直觉在其中的作用。
「摇另一只狗的尾巴」错觉指的是人们错误地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改变别人的推理来改变对方的道德判断或观点。这个错觉的核心在于,人们以为他人的道德决策是基于理性推理,而如果能够提供更好的推理或论证,就可以让对方改变看法。但实际上,大多数道德判断是由情感或直觉驱动的,而不是推理。因此,即便提供再多逻辑或理性的论据,也未必能够改变对方的道德立场,因为这些立场并不是基于理性得出的。这种错觉让人们误以为逻辑辩论可以轻易影响或改变他人的情感驱动的判断。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聚焦于个体对自身决策过程的错觉,而后者则聚焦于个体试图改变他人决策的错误方式。
最后通牒博弈游戏(Ultimatum Game)是一种用于研究人类决策、谈判和公平感的博弈论实验。
在这个游戏中,通常有两名参与者:提议者(Proposer)和接受者(Responder)。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
1. 提议者会得到一笔钱(例如100元),并且需要决定如何将这笔钱分配给接受者。他可以自由决定分多少给自己、分多少给对方。 2. 接受者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提议者的分配方案: • 如果接受者接受提议,双方按照提议者的分配方案获得各自的钱。 • 如果接受者拒绝提议,双方都不会得到任何钱(即两个人都一无所获)。游戏的核心点在于,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接受者只要能获得任何正数金额(即使是非常小的数额),他都应该接受,因为这是“理性”的选择——至少得到了一些钱。然而,在实际实验中,很多接受者会拒绝过于不公平的提议(比如提议者给自己90元,只给接受者10元),因为他们感到不公平。结果是,双方都得不到任何钱。
这个游戏揭示了几个重要现象:
1. 公平感和情感:人们在做决策时,不仅仅追求最大化利益,还关心公平。如果分配过于不公平,接受者宁愿放弃利益来惩罚提议者。 2. 社会规范:提议者通常会选择一个相对公平的分配方案(如50:50),因为他们知道接受者可能会因为感到不公平而拒绝。 3. 非理性行为:人类的决策不仅仅受理性驱动,情感、社会规范和公平感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游戏广泛用于实验经济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中,以研究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和情境下的公平感、谈判行为和社会规范。
手热现象(Hot Hand Phenomenon)是一种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中的认知偏差,指人们倾向于相信在随机事件中,如果某人连续取得成功,那么他们在接下来的一次尝试中也更有可能继续成功。
具体解释起源:手热现象最初来自篮球领域,指的是如果一名球员连续投篮得分,那么他在下一次投篮中的得分概率会被认为更高。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一种错觉,即人们认为成功会“延续”。认知偏差:
感知上的误差:在随机事件中,如投篮或掷硬币,每次事件都是独立的,理论上来说,之前的结果不应该影响之后的结果。然而,人们往往会错误地认为连续的成功意味着更高的成功概率。信念和期望:手热现象反映了人们对成功延续的期望,甚至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例如在赌博或投资中,连续的赢利会导致更加冒险的行为,因为他们相信“手热”会继续下去。研究发现:尽管手热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信念中,但多项研究表明,许多所谓的“手热”事件实际上只是随机的结果。连续的成功并不必然提高下一次成功的概率,尤其是在独立事件中。实际影响手热现象在许多领域都可能产生影响,例如:
赌博:赌徒可能会在连续赢几局后加大赌注,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运气会持续。投资:投资者可能会在连续获得高收益后更加自信,增加投资金额,认为市场将继续保持上涨。体育:运动员和教练可能会基于“手热”信念作出战略决策,虽然这些决策未必基于实际概率。总结手热现象是一种认知偏差,反映了人们倾向于在随机事件中寻找模式,并过度相信成功的延续性。虽然这种现象在人们的主观感受中似乎合理,但在实际中,连续成功往往是随机性的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下一次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选择过载(Choice Overload)是指当人们面对过多选择时,反而会感到不知所措、焦虑,甚至难以做出决策的现象。虽然我们通常认为更多的选择能带来更大的自由和满足感,但研究表明,过多的选择可能导致决策困难、延迟甚至后悔。
选择过载的影响:决策困难:当选项过多时,人们可能会感到信息过载,难以评估所有可能的选择,进而难以做出决定。选择延迟或放弃:面对大量选项时,人们有时会拖延决策,甚至完全放弃选择,因为他们不确定哪一个是最佳选择。选择后悔:即使做出了选择,过多的选项可能导致人们在事后反复思考其他可能的选择,担心自己是否做了错误的决定,从而感到后悔。选择过载的心理机制:认知负荷:人们在面对过多选择时,处理信息的负荷增加,导致决策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后悔预期:当选择变多时,人们担心选择不当会导致后悔,从而感到焦虑。期望提高:选项越多,人们的期望越高,最终选择的结果可能难以满足这些期望,从而导致不满意感。例子:购物时的选择:面对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可能会因为难以决定购买哪一种产品而感到困惑,甚至放弃购买。职业选择:毕业生在面对众多就业机会时,可能会因为难以决定最适合的工作而感到压力和焦虑。总结:并非选择越多越好。过多的选择反而可能降低决策的效率和满意度。当人们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完全避免作出决定。选择的行为消耗了自我管理所必需的稀缺心理资源,而心理资源是执行决策所需要的。因此,当人们面对太多选择时,他们也许会发现选择行为变得令人心力交猝。即使他们做出了一个选择,他们也可能会缺乏动力来执行它。即使他们采取了行动,众多未被选择的选项也更可能让他们对失去的机会感到后悔。减少选项、简化决策过程、以及设定明确的选择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应对选择过载。
“赢家的诅咒”(Winner’s Curse)。它发生在你提出一个报价后,卖家很快接受了,而你因此感到不安,怀疑自己是否付出了过高的价格。这种不安感源于一种心理反应:如果卖家迅速接受了你的报价,说明这个价格对卖家非常有利,而你可能低估了宝石的真实价值,或者其他买家可能愿意出更高的价格。尽管你一开始对自己的报价感到满意,但当对方毫不犹豫地接受后,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被卖家“套住”了,从而产生了吃亏的感觉。
这种感觉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往往将卖家的迅速接受解读为对方“赢了”这笔交易,而自己可能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付出了过多的成本。因此,即便你一开始认为自己的报价是合理的,这种迅速的成交会让你质疑自己的判断,导致“赢家的诅咒”的产生。“赢家的诅咒”的关键特征是,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信息,通常 是卖家掌握更多信息。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是一个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指出,人在做决策时,受制于自身的认知能力、时间限制、以及可获取信息的不完整性,无法做到完全理性。换句话说,有限理性反映了人类在现实决策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和局限性。
有限理性的核心思想:信息不完全: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无法获得所有的相关信息,也难以全面评估所有可能的选择和后果。认知限制: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和评估复杂性时存在能力上的限制,无法像完全理性模型假设的那样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计算。时间压力:决策者通常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选择,而这使得他们无法进行彻底的分析和比较,只能依赖于启发式规则或经验法则。满意而非最优:有限理性理论认为,人们往往不是寻求做出最优选择,而是寻找一个“足够好”的解决方案,即“满意化”(Satisficing),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而不是追求最理想的结果。有限理性在实际中的应用: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传统经济学假设人类是完全理性的,会最大化效用或利润。然而,有限理性理论指出,人们的决策往往偏离这一假设,因为他们受到信息、时间和认知的限制。行为经济学基于此,探讨了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管理与组织行为:在企业管理中,有限理性帮助解释为什么公司和管理者在制定战略和执行任务时不能总是实现最优决策。他们往往会采用简化的模型或策略,以便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可行的选择。公共政策:政策制定者也面临有限理性的问题,因为他们必须在信息不完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影响广泛的决策。因此,政策设计通常会考虑到现实中的约束和限制。总结:有限理性强调了现实世界中的决策者无法做到完全理性,因为他们面临着多种限制。这一概念提醒我们,理想化的完全理性模型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准确描述人类行为,而考虑到这些现实中的限制因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人类决策行为。
递减边际效用(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描述的是随着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所获得的额外效用(即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的现象。
效用指的是消费者从消费物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或幸福感。边际效用则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物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递减边际效用的原理根据递减边际效用的原理,当你开始消费一种物品时,最初的几单位会带来很大的满足感或效用。然而,随着你消费更多相同的物品,额外获得的满足感逐渐减少。最终,可能会达到这样一个点,即使继续消费,边际效用接近于零,甚至可能变成负效用。
举个例子假设你非常喜欢吃巧克力,当你吃第一块巧克力时,可能会感到非常满足(效用很高)。但当你吃到第三块、第四块甚至第五块时,虽然你仍然从中获得一些满足感,但每增加一块的额外效用在逐渐减少。到第十块时,你可能已经吃得很饱,甚至可能不想再吃了,此时效用可能变为零或负值。
经济学中的应用需求曲线:递减边际效用是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之一。因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会降低。消费决策:消费者会根据边际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来分配他们的预算,使得每一单位货币支出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价格制定:了解边际效用递减有助于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尤其是为不同数量的购买设定不同的价格。总结递减边际效用反映了人类消费行为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即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额外获得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这一原理在解释消费者行为、需求曲线的形状以及价格策略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认知闭合(Cognitive Closure)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确定性或模糊信息时,寻求确定答案的倾向。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面对复杂或混乱的情况时,倾向于迅速得出结论,以结束这种认知上的不安和不适。
认知闭合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快速决策:当人们渴望认知闭合时,他们倾向于更快地作出决定,即使这些决定可能不完全正确或经过充分考虑。他们希望尽快消除不确定性。 2. 避免复杂性:渴望认知闭合的人往往会回避复杂或矛盾的信息。他们更愿意接受简单、明确的解释,而不是继续深入思考或分析。 3. 确定性偏好:当人们寻求认知闭合时,他们会更倾向于坚持已有的观点或假设,避免再度质疑或改变自己的看法。认知闭合对人的思维和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例如,在紧急或压力大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寻求认知闭合,以迅速做出反应。而在需要深思熟虑的情境中,过早的认知闭合可能会导致错误判断或决策。
应用领域:
• 在决策制定中,认知闭合可能会导致人们忽略新的信息或拒绝对现有信息进行重新评估。 • 在社会心理学中,认知闭合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可能会坚持成见或偏见,因为这些成见提供了简单而确定的解释。 • 在教育中,学生可能寻求认知闭合来迅速得出结论,而不是深度理解材料,这可能影响学习效果。理解认知闭合有助于认识到在决策和判断中避免过早得出结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复杂或不确定的情境下。
周边绩效
Motowidlo和Scotter提出了一个有关绩效的模型。他们将绩效划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定义为任务绩效,另一个方面定义为周边绩效。任务绩效是与具体职务的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同时也和个体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熟练程度和工作知识密切相关的绩效。周边绩效是与绩效的组织特征密切相关的。
周边绩效又称为关系绩效,是指与周边行为有关的绩效,周边绩效对组织的技术核心没有直接贡献,但它却构成了组织的社会、心理背景,能够促进组织内的沟通,对人际或部门沟通起润滑作用。周边绩效可以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有促进和催化作用,有利于员工任务绩效的完成以及整个团队和组织绩效的提高。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是个体和家庭在进行经济决策时, 从心理上对财富的来源和支付方 式进行编码、记录、分类和估价的心理认知过程(李爱梅, 凌文辁, 2007)。心理账户这一概念最早源于 Thaler (1980)对沉没成本效应(sunk cost effect)的解 释, 他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时会把过去的投入和现 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为总成本, 来衡量决策的后果, 从而产生沉没成本效应。而这种对金钱分门别类进 行分账管理和预算的心理过程就是心理账户的估 价过程。Thaler (1985, 1999)认为, 人们做经济决策 时, 心理账户系统常常遵循一种与经济学的运算规 律相矛盾的潜在心理运算规则, 其心理记账方式与 经济学和数学的运算方式都不相同, 因此心理账户经常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
参考文献:
LI, A., LI, B., XU, H., LI, F., ZHANG, Y., & LIANG, Z. (2014). Effects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Tags in Mental Accounting on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46(7), 976. https://doi.org/10.3724/sp.j.1041.2014.00976
李爱梅, 凌文辁. (2007). 心理账户理论与应用启示. 心理 科学进展, 15, 727–734.
Thaler, R. H. (1980).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 39–60.
Thaler, R. H. (1985).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Science, 4, 199–214.
Thaler, R. H. (1999). Mental accounting matters. Journal of Behavior Decision Making, 12, 183–206.
性缘脑
一种限制自我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讲,可以将性缘脑理解为:一个人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将性缘关系视为首要考虑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更通俗地说,性缘脑是一种以“性”为滤镜,来看待外界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任何事情都强行与恋情绑定,并且以性缘关系为起源不断向外发展,它并不局限于性别而存在。事实上,性缘关系只是社交关系的一种,除了性缘关系,还有亲缘关系、友缘关系、师生关系、知己关系等,但在性缘脑的眼里,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性缘关系。“上学爱上老师,上班爱上老板,军训爱上教官,看病爱上医生,着火爱上消防员,健身爱上教练,剪头爱上托尼。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新郎……”这或许只是对当下男色消费主义盛行产出的一种流行梗调侃,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解读,它也是性缘脑的一种表征体现。因为性缘脑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发散,从而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始终聚焦在两性关系之间。网络上总结,性缘脑的几大显著特征就是:认为异性之间不存在纯友谊,只能向着恋爱或者陌生的两极发展。看见异性的第一想法是如何发展成为他/她的伴侣。限制正常社交关系的发展,总是对异性患得患失。
道德许可证效应(moral licensing)
指当你对要做的某事有一个明确的道德标准之后(即认定做某事是好事、是值得称赞的事,不做某事是坏事、是可耻的。),当你做了某件认定的好事,会产生了强烈的满足感,相当于有一个无性的许可证,可以心安理得去做与目标相反的事,也不会有愧疚感。
举个例子,在健身房锻炼了几天,这时再去吃烧烤,竟然一点负罪感都没有,理由是“我已经锻炼了”。
解决办法:
1.制定明确清晰总目标,拆分出阶段目标,SMART原则,具体、量化、可达、相关、截止日期,比如,总目标是减体重,阶段目标是每天运动30min。
2.提前给自己制定好符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奖励,奖励要明确不能与目标完全相反。如坚持每周运动5天后,可以允许2天不运动或奖励自己一部电影。但不能是阶段性目标完成就胡吃海塞这种。
3.不要把支持目标的行为当成目标本身。目标就是目标,没有达成就不能有奖励,达成目标的行为没有好或者不好。区分出行为和目标,每周只运动了4天就不能休息2天或有电影看。没有达成目标,认为自己做了某事,认为自己理应得到奖励,正是这种补偿的心理使人堕落。
参考:https://wiki.mbalib.com/wiki/道德许可效应